选矿药剂捕收剂的种类
选矿药剂捕收剂(collectors)是能够提高矿物表层疏水性的一种类型药剂 ,都是矿物浮选药剂主要一种药剂 。因为浮选药剂是运用捕收剂与矿物表层活性点功效 ,从而使得矿物表层疏水上浮的选矿方法 ,而大自然中 ,自然疏水性矿物(hydrophobicminerals)为数甚少 ,大多数矿物亲水或弱疏水 ,仅有与捕收剂功效 ,扩大其表面的疏水性 ,才具有很强的可浮性 。即便是自然疏水性矿物 ,为了能有效浮选药剂 ,也要适当添加非极性油类捕收剂 ,以提高可浮性 。因而 ,捕收剂对浮选药剂技术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。据调查 ,美国1985年浮选药剂处置4.22x108t矿石 ,常用捕收剂就占全部浮选药剂费用的50%以上 。
起初捕收剂为杂酚油等油类 ,随后是油酸捕收剂 。可溶于水的物质捕收剂的探索是浮选药剂的一大进步 ,特别是科勒尔发明的黄药。上世纪30年代 ,浮选药剂技术发展到处置非金属矿物 ,这时皂类捕收剂和阳离子胺类捕收剂与抑制剂搭配使用 。至50年代 ,除哈里斯发明了Z-200外 ,浮选药剂捕收剂研究进展并不大 。接着 ,捕收剂的探索获得很大进度 ,自主研发了大豆油脂肪酸硫酸化皂 、氧化石蜡皂等铁矿的捕收剂 ,合成了黄原酸酯类及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等选择性较好的捕收剂 。近几年来 ,也出现一系列高效率捕收剂 ,如硫化矿捕收剂DF-KY-1 ,氧化矿捕收剂KY-108 、KY-401 、DF-388等 ,硅酸盐浮选药剂的胺类捕收剂等 。
现阶段 ,选矿药剂捕收剂的探索 ,主要朝两条路线成长 :一是研发研制高效率 、无毒(或低毒) 、价廉 、低耗 、原料来源广泛的新型捕收剂;再有就是对各类现有捕收剂开展合理搭配与搭配使用。前面一种一旦提升 ,将导致选矿技术获得革命性进度 ,但研制周期长 、难度大;后面一种见效快 ,很容易在选矿实践中实现 。理论研究和浮选药剂实践均已表明 ,对不同种类的矿石需要选用不同种类的捕收剂 。对捕收剂进行筛选 ,可系统地 、科学地认识各类捕收剂的共性和个性 ,有利于对药剂的掌握和成长 ,同时也有助于正确的选择和使用好各种药剂 。然而 ,因为研究角度不同 ,对捕收剂的种类存在着不同的方法 。依据捕收剂对矿物起捕收作用的部分及其结构 ,可将其分为异极性捕收剂 、非极性油类捕收剂和两性捕收剂三类;按捕收剂的应用范围把其分成硫化矿 、氧化矿 、硅酸盐矿物 、非极性矿物和沉积金属等的捕收剂;通常根据药剂在水溶液中的解离性质 ,将捕收剂分成离子型(ionizing)和非离子型(non-ionizing)两类 。
上一条: 浮选药剂如何正确进行配置
下一条: 乙基黄药和丁基黄药的生成标准